2023-10-19 14:53:32 | 晨曦网
1、在新疆2022的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41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
2、在黑龙江2022的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42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8494;
3、在贵州2022的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446,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3593;
4、在吉林2022的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449,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9650;
5、在新疆2022的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文科分数线是45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
6、在黑龙江2022的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文科分数线是454,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9075;
7、在青海2022的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文科分数线是455,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061;
8、在吉林2022的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文科分数线是48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6680;
9、在四川2022的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51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86188;
10、在福建2022的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物理类分数线是520,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41181;
序号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省份 | 科目 | 选科 | 最低录取分数 | 最低位次 | |
---|---|---|---|---|---|---|---|---|
1 | 针灸推拿学 | 2022 | 新疆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17 | - |
2 | 针灸推拿学 | 2022 | 黑龙江 | 理科 | - | 本科二批A段 | 427 | 38494 |
3 | 针灸推拿学 | 2022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46 | 53593 |
4 | 针灸推拿学(学制5年) | 2022 | 吉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A段 | 449 | 29650 |
5 | 针灸推拿学 | 2022 | 新疆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452 | - |
6 | 针灸推拿学 | 2022 | 黑龙江 | 文科 | - | 本科二批A段 | 454 | 9075 |
7 | 针灸推拿学 | 2022 | 青海 | 文科 | - | 本科一段 | 455 | 2061 |
8 | 针灸推拿学(学制5年) | 2022 | 吉林 | 文科 | - | 本科二批A段 | 482 | 6680 |
9 | 针灸推拿学(龙子湖校区)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12 | 86188 |
10 | 针灸推拿学 | 2022 | 福建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20 | 41181 |
11 | 针灸推拿学 | 2022 | 福建 | 历史类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21 | 12818 |
12 | 针灸推拿学 | 2022 | 辽宁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23 | 35650 |
13 | 针灸推拿学(学制五年)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30 | 86614 |
14 | 针灸推拿学 | 2022 | 重庆 | 历史类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32 | 7229 |
15 | 针灸推拿学(学制五年) | 2022 | 河南 | 文科 | - | 本科一批 | 539 | 16677 |
16 | 针灸推拿学 | 2022 | 辽宁 | 历史类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47 | 5995 |
17 | 针灸推拿学(龙子湖校区) | 2022 | 四川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51 | 12992 |
18 | 针灸推拿学(学制五年) | 2022 | 云南 | 文科 | -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76 | 11722 |
19 | 针灸推拿学 | 2022 | 海南 | 综合 | 物/化/生(3选1) | 本科批 | 585 | 12992 |
20 | 针灸推拿学 | 2021 | 黑龙江 | 理科 | - | 本科二批A段 | 406 | 41527 |
21 | 针灸推拿学 | 2021 | 新疆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19 | - |
22 | 针灸推拿学 | 2021 | 陕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38 | 63383 |
23 | 针灸推拿学(学制5年) | 2021 | 吉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A段 | 468 | 21107 |
24 | 针灸推拿学 | 2021 | 黑龙江 | 文科 | - | 本科二批A段 | 474 | 7769 |
25 | 针灸推拿学 | 2021 | 新疆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479 | - |
26 | 针灸推拿学(5年)(6000元/年)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90 | 88054 |
27 | 针灸推拿学 | 2021 | 陕西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494 | 15482 |
28 | 针灸推拿学(学制5年) | 2021 | 吉林 | 文科 | - | 本科二批A段 | 500 | 5119 |
29 | 针灸推拿学 | 2021 | 内蒙古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02 | 6074 |
30 | 针灸推拿学 | 2021 | 福建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07 | 49724 |
31 | 针灸推拿学 | 2021 | 福建 | 历史类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31 | 10849 |
32 | 针灸推拿学 | 2021 | 重庆 | 历史类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55 | 9676 |
33 | 针灸推拿学(龙子湖校区) | 2021 | 天津 | 综合 | 物/化/生(3选1) | 本科批A段 | 556 | 21399 |
34 | 针灸推拿学(5年)(6000元/年) | 2021 | 安徽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61 | 21606 |
35 | 针灸推拿学 | 2021 | 重庆 | 物理类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本科批 | 564 | 29617 |
36 | 针灸推拿学(学制五年) | 2021 | 云南 | 文科 | -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575 | 9198 |
37 | 针灸推拿学 | 2021 | 海南 | 综合 | 物/化/生(3选1) | 本科批 | 604 | 9233 |
38 | 针灸推拿学 | 2020 | 新疆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30 | 17298 |
39 | 针灸推拿学(五年) | 2020 | 宁夏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39 | 11914 |
40 | 针灸推拿学(学制五年) | 2020 | 吉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A段 | 444 | 35144 |
41 | 针灸推拿学 | 2020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77 | 47231 |
42 | 针灸推拿学 | 2020 | 新疆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483 | 3628 |
43 | 针灸推拿学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本科批 | 493 | 46745 |
44 | 针灸推拿学 | 2020 | 辽宁 | 理科 | - | 本科批 | 502 | 41500 |
45 | 针灸推拿学 | 2020 | 重庆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07 | 38626 |
46 | 针灸推拿学(学制五年) | 2020 | 吉林 | 文科 | - | 本科二批A段 | 517 | 5504 |
47 | 针灸推拿学 | 2020 | 重庆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41 | 10068 |
48 | 针灸推拿学 | 2020 | 贵州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43 | 10527 |
49 | 针灸推拿学(学制五年) | 2020 | 河南 | 文科 | - | 本科一批 | 564 | 17959 |
50 | 针灸推拿学 | 2020 | 天津 | 综合 | 物/化/生(3选1) | 本科批A段 | 565 | 21644 |
51 | 针灸推拿学 | 2020 | 辽宁 | 文科 | - | 本科批 | 571 | 6596 |
52 | 针灸推拿学 | 2020 | 海南 | 综合 | 物/化/生(3选1) | 本科批 | 592 | 10563 |
53 | 针灸推拿学 | 2019 | 广东 | 文科 | - | 本科批 | - | - |
54 | 针灸推拿学 | 2019 | 新疆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42 | 17975 |
55 | 针灸推拿学 | 2019 | 青海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464 | 2729 |
56 | 针灸推拿学 | 2019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75 | 42069 |
57 | 针灸推拿学 | 2019 | 福建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91 | 36079 |
58 | 针灸推拿学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96 | 77419 |
59 | 针灸推拿学 | 2019 | 广西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497 | 14057 |
60 | 针灸推拿学 | 2019 | 辽宁 | 理科 | - | 本科批 | 500 | 45340 |
61 | 针灸推拿学 | 2019 | 吉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A段 | 506 | 22824 |
62 | 针灸推拿学 | 2019 | 吉林 | 文科 | - | 本科二批A段 | 507 | 6882 |
63 | 针灸推拿学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18 | 86875 |
64 | 针灸推拿学 | 2019 | 新疆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18 | 3117 |
65 | 针灸推拿学 | 2019 | 福建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38 | 9615 |
66 | 针灸推拿学 | 2019 | 四川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38 | 18929 |
67 | 针灸推拿学 | 2019 | 河南 | 文科 | - | 本科一批 | 540 | 19901 |
68 | 针灸推拿学 | 2019 | 重庆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41 | 10381 |
69 | 针灸推拿学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43 | 81719 |
70 | 针灸推拿学 | 2019 | 安徽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47 | 21022 |
71 | 针灸推拿学 | 2019 | 辽宁 | 文科 | - | 本科批 | 571 | 5850 |
72 | 针灸推拿学 | 2018 | 广东 | 理科 | - | 本科批 | - | - |
73 | 针灸推拿学 | 2018 | 陕西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50 | 68976 |
74 | 针灸推拿学 | 2018 | 青海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462 | 1906 |
75 | 针灸推拿学 | 2018 | 新疆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63 | 17152 |
76 | 针灸推拿学 | 2018 | 宁夏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65 | 10639 |
77 | 针灸推拿学 | 2018 | 福建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76 | 40084 |
78 | 针灸推拿学 | 2018 | 贵州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477 | 46468 |
79 | 针灸推拿学 | 2018 | 新疆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496 | 3989 |
80 | 针灸推拿学(五年) | 2018 | 安徽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04 | 76445 |
81 | 针灸推拿学 | 2018 | 陕西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11 | 12637 |
82 | 针灸推拿学 | 2018 | 辽宁 | 理科 | - | 本科批 | 512 | 41049 |
83 | 针灸推拿学 | 2018 | 湖南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12 | 54665 |
84 | 针灸推拿学 | 2018 | 内蒙古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13 | 5766 |
85 | 针灸推拿学 | 2018 | 河南 | 理科 | - | 本科一批 | 525 | 72572 |
86 | 针灸推拿学 | 2018 | 重庆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26 | 8954 |
87 | 针灸推拿学 | 2018 | 广西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34 | 10286 |
88 | 针灸推拿学(5年) | 2018 | 广东 | 文科 | - | 本科批 | 537 | 24314 |
89 | 针灸推拿学 | 2018 | 福建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40 | 9158 |
90 | 针灸推拿学 | 2018 | 辽宁 | 文科 | - | 本科批 | 541 | 8826 |
91 | 针灸推拿学 | 2018 | 安徽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45 | 20871 |
92 | 针灸推拿学 | 2018 | 四川 | 理科 | - | 本科二批 | 549 | 72073 |
93 | 针灸推拿学 | 2018 | 湖北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51 | 14208 |
94 | 针灸推拿学 | 2018 | 河南 | 文科 | - | 本科一批 | 553 | 19215 |
95 | 针灸推拿学 | 2018 | 四川 | 文科 | - | 本科二批 | 557 | 15727 |
96 | 针灸推拿学 | 2018 | 海南 | 理科 | - | 本科批 | 576 | 12715 |
晨曦网(https://www.cxte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河南中医药大学简介的相关内容。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民族始祖、人文初祖黄帝的故里,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自古以来,中原医林兴盛,名医大家辈出,中药资源丰富,群众基础深厚,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晨曦网
河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全国建校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前身是1955年在开封创办的河南省中医进修学校。学校位于省会郑州,现有5个校区,分别为龙子湖校区、东明路校区、人民路校区、东风路校区,文化路校区,占地面积1565.2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4亿元。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校、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培养高校、教育部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院校、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单位。是河南省中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龙头和中心。
60余年来,学校已由单一的中医药学科发展为医、理、管、工、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涵盖本科、研究生(博士、硕士)、留学生、继续教育等多个培养层次和类别的综合性中医药大学。现设有中医学院(仲景学院)、医学院、药学院、管理学院、外语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康复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儿科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骨伤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第五临床医学院、本草书院、尚真书院、仲景书院等21个学院(书院)。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海外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287人,博士研究生187人。留学生89人。
学校党委把抓好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坚持以高质量党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我校17个基层党组织被授予“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领导班子2018-2020连续3年考核优秀;5个基层党支部获批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6个支部获批“省级样板党支部”。2020年,学校“校地结对帮扶”新县工作队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学校脱贫攻坚集体获全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记大功”专项奖励;同时我校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项。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打造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1536人,专任教师1305人。硕士生导师719人,博士生导师124人。有国医大师4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长江学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1人、岐黄学者6人,全国名中医6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4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人;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4人,有“中原千人”计划中中原学者3人,中原教学名师3人,中原名医6人,中原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青年拔尖人才4人。中原青年博士后创新人才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9人,河南省教学名师13人,河南省优秀专家38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6人;厅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08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人选123人。
学校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全面提升教学水平。现设有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药物制剂、预防医学、制药工程、中药制药、生物工程、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文化产业管理、应用心理学、康复治疗学、中药资源与开发、汉语国际教育、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软件工程、中医儿科学、中医养生学、临床医学、中医康复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学、中医骨伤科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运动康复、医学信息工程等33个本科专业和2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学校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学科专业布局更趋合理,现有中医学、中药学、康复治疗学等8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等16个专业获批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门课程入选首批“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学校先后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和“双一流”创建高校。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4个,河南省“一流”创建学科1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3个,河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9个。有4个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7个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2个河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省级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8个省级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门省级线下一流课程、28门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0门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3门省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7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依托仲景故里资源,开办了“仲景学术传承班”、“平乐正骨传承班”、“中药传承班”。
学校积极开展仲景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进一步挖掘仲景学术,并使之发扬光大。我校成立了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传承与创新共同体、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仲景传承与创新专业委员会、河南省仲景方药现代研究重点实验室、张仲景传承创新中心,编撰完成了600万字、5卷12册的《张仲景学术研究大成》,出版了系列研究专著,建立了目前国内一流的仲景学术研究论文目录数据库;我校完成了《伤寒论》教学片及电影《张仲景》的拍摄,举办了仲景科技文化节、百家论坛、国际和全国学术会议等系列学术活动等,彰显了学校立足河南,突出仲景的办学特色。
学校高度重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我校现有中医学、中药学2个一级学科及中医1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学位授权点;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护理学、医学技术9个一级学科,及中医、中药学、护理、翻译、公共管理、药学、生物与医药7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单位;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临床研究基地及其他研究基地58个,其中省部级平台16个、省级平台42个。省部级平台包括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呼吸疾病中医药防治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1个—中药安全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设科研平台13个:包括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1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建设平台2个;省级平台包括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科研平台19个: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16个、河南省工程实验室3个;河南省科技厅批准建设科研平台23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6个、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3个、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首批中原学者科学家工作室1个、河南省杰出外籍科学家工作室1个。厅局级科研平台38个,包括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3个、河南省医学重点实验室1个、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1个、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河南省中医药重点实验室21个、河南省中药安全监管科学研究基地1个、郑州市重点实验室5个、郑州市工程研究中心1个;校级科研平台30个。
学校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近年来,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80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78项;荣获全国教育教学“十三五”规划项目1项,国家虚拟教学实验项目3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24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研奖励318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807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47项;共承担科研项目1952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新药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97项,省部级项目458项,厅局级项目1297项,累计承担科研项目计划经费25630.75万元。
学校下设4所集教学、医疗、科研为一体的附属医院,开放床位8219余张。年门诊量达627万余人次,年收住院病人21万余人次,医疗综合服务水平稳居全国同类医院前列。附属医院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大力加强专科专病建设,有国家级重点专科(专病)35个、省级重点专科23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8个,河南省国家区域医疗中心1个,健康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学校有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分别为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洛阳正骨医院、郑州市中医院、安阳市中医院、濮阳市中医院、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洛阳市中医院、驻马店市中医院,其他教学实习医院70所。医疗联合体建设卓有成效,与143家兄弟医院、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拉大了合作框架。
学校主办有《中医学报》、《河南中医》和《中医学报(英文)》三种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医学报》还跻身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行列,连续四届被评为河南省自然科学类一级期刊、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学报、并且成为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来源期刊。图书馆现有各类馆藏纸质图书182.9628万册,电子图书141.0467万册,中外文期刊3794种,中外文数据库94种。馆藏的中医线装古籍文献尤为丰富,收藏量居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
学校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近40年,目前紧紧围绕“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工作目标,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科研与医疗机构、企业等广泛开展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服务、产品研发等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2020年学校获批开办我省第一所特色孔子学院—美国亚利桑那中医孔子学院,开展了意大利护理学、意大利医学影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管理科大联合学院”已进入教育部评审阶段。学校“中国-马来西亚仲景中医药中心”揭牌;再次中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并获得“中医药国际化护理人才培养”文化类项目。学校与河南省侨联共同开展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医药文化”行动,并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学校大力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全方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立“河南中医药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并成功获批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国税局联合认定的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和公益性社会团体捐赠税前扣除资格,为争取个人和企业捐赠提供了便利条件,开拓了校、政、企多方共同合作的新模式。现已募捐资金达到1.26亿元。注册河南省河南中医药大学校友会,为学校16余万名校友搭建了凝心聚力、共谋发展的平台。签订校地、校企合作协议20多项。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实行学生资助工作一把手工程,确保公开、公平、公正。对于家庭困难学生,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资助,实行家庭特别困难学生学费减免制度,保证每一个被录取的学生都能够入的了学;按照学校事业收入5%提取学生资助经费,专项用于学生的奖优助困工作。我校按要求按时发放各类资助资金,保证了我校学生奖贷助补工作和资助育人工程的顺利开展。同时学校设立“校长奖学金”暨“长甲奖学金”、宛西制药张仲景奖助学金、华润三九创新创业奖学金、丁樱奖助学金、羚锐制药诚信自强奖学金、安徽济人谦和好礼奖学金、梁树森养生助学金等。学校连年获得全省资助工作第一名好成绩,被评为全国学生资助工作先进推荐学习单位,连续十年获得全省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考核优秀。
学校积极发挥文化传承创新职能,以传承中医药知识、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己任,以打造中原中医药文化品牌为目标,加大特色校园文化景观建设,拥有河南中医药博物馆、河南中药植物园、人体科学馆、中医源文化展厅、医德馆以及中原文化、中医药文化、药企文化展厅,在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的同时,面向社会开放,积极向各界宣传、展示中医药文化。近年来接待省内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中小学生等中医药爱好者5万余人。2015年,学校被命名为第一批“河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成为全国第一家以高校名义获此殊荣的单位。2019年,获批“河南省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2020年,获批河南省及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中央、省、市等新闻媒体对我校整体发展、教学改革、思想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成效和师生先进事迹等进行了广泛报道。学校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医学教育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中原最具魅力大学”等诸多殊荣,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高校德育评估中均获优秀。顺利通过国家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历经60余载栉风沐雨、砥砺奋进,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承古拓新”校训和“不畏险阻、攻坚克难的精神气概,百折不挠、坚韧图成的精神品格,抢抓机遇、勇于担当的精神追求,和衷共济、众志成城的精神特质”为核心表现的大学精神,孕育并形成了“立德铸魂,德术兼备”育人理念,“以文化人”的校园文化特色更加凸显。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16万余名。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名医大家、企业家、管理专家等。教师中涌现出了以国医大师、“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张磊、“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郑福增、“2020全国先进工作者”朱明军、首届“河南最美医生”李发枝、“中国好医生”徐立然、“河南最美教师”朱现民,全国五一巾帼奖章”李素云。以及首届“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和“全国三好学生标兵”、“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为代表的感动中原、唱响全国的优秀大学生先进群体,展示了我校良好的育人成果。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和中医药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学校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学校第一次党代会绘就的宏伟蓝图,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教育和中医药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我省建设出彩中原和实现“两个确保”贡献中医药力量,为实现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目标而不懈奋斗!
一、2023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分数线是多少1、在江苏2022的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物理类分数线是548,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7093;2、在江苏2022的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历史类分数线是550,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1250;3、在安徽2022的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文科分数线是570,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727;4、在安徽2022的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
一、2023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分数线是多少1、在山东2023的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综合分数线是61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4713;2、在青海2022的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466,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913;3、在吉林2022的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494,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8192;4、在新疆2022的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5
一、2023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分数线是多少1、在甘肃2022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454,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8640;2、在贵州2022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514,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9821;3、在山西2022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52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3740;4、在广西2022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
一、2023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分数线是多少1、在青海2022的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38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0015;2、在甘肃2022的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47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1743;3、在湖南2022的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物理类分数线是48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89778;4、在湖南2022的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历史类分数
一、2023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分数线是多少1、在山东2023的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综合分数线是588,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2813;2、在青海2022的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423,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832;3、在新疆2022的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484,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4、在甘肃2022的浙江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487,对
一、2023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分数线是多少1、在黑龙江2022的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421,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40699;2、在甘肃2022的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433,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38041;3、在贵州2022的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451,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50301;4、在黑龙江2022的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文科分数
一、2023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分数线是多少1、在山东2023的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综合分数线是546,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79940;2、在青海2022的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447,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4029;3、在四川2022的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512,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86188;4、在河南2022的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5
一、2023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分数线是多少1、在甘肃2022的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509,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0977;2、在黑龙江2022的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518,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11960;3、在江西2022的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理科分数线是550,对应的最低录取位次在23003;4、在江西2022的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文科分数线
2024-06-16 13:10:56
2024-10-21 10:48:21
2024-10-14 06:07:35
2024-01-27 20:34:57
2024-10-17 17:54:38
2024-05-24 07:3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