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小高考的成绩什么时候公布?填报志愿采取什么方式?

2023-12-30 09:18:01 | 晨曦网

今天晨曦网小编整理了小高考的成绩什么时候公布?填报志愿采取什么方式?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小高考的成绩什么时候公布?填报志愿采取什么方式?

小高考的成绩什么时候公布?填报志愿采取什么方式?

小高考是指省质检吗,一般质量检测考试都会在最后一门考试结束后的一个星期内里公布成绩,部分地区可能在一个星期后。填报志愿一般都是在网上自主报名,高考完各个省份地区的填报志愿的日期都不太一样,具体可以参照自己所在省份的教育考试院官网。具体情况在考试前后,有些学校都会组织安排老师指导如何填报,再回家自己在自己省份的教育考试院官网填报。阳光高考上有各省份的教育考试院官网,你可以去看看。

小高考的成绩什么时候公布?填报志愿采取什么方式?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多种因素影响,有价值观的因素、分数因素、学校因素、专业因素、地域因素、就业因素、经济因素以及考生自身因素等等。考虑志愿的时候多种因素在一块考虑,兼顾一下,考虑面越宽,越有利于孩子发展。家长和考生要分清主次,根据个人具体情况综合考量,确定整体思路,然后再作出决策。科学填报志愿,理性规划未来的整体思路大致包括以下3个方面。

一、确立职业目标,制定学业规划,分类设计

学业规划就是填报志愿选什么类型和层次的院校、学什么专业、通过何种途径努力达到确定的职业目标。可以说,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是制定学业规划的前提,也是设计填报志愿的基础。家长和考生可按以下类型,设计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理想志愿。

1、志向优先型:

高考志愿是考生志向与意愿的体现,由于考生教育背景的差异,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志向。有明确志向的考生,期望所选志愿尽量能发挥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特长以及潜能,以利将来的发展。志向优先型考生实际已经确定了职业目标,决心在某个专业领域深造发展,专业方向已定,只依据本人分数高低选择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院校。

2、就业优先型:

对多数家长和考生来说,把将来就业作为填报志愿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立足4年学有所成后就业是首选因素。为保证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应尽可能选择未来几年后就业相对好的专业类群,多数高校的特色专业就业比较容易,特别是有行业背景的特色院校的优势专业,社会认同度高,就业和薪酬不错。至于院校档次,要依据自己的分数作出适当调整,最好是所报几个专业能被录取为佳。

3、深造优先型:

对于部分高分考生而言,上大学只是打基础,考研乃至出国深造是目的。填报志愿应尽可能选择设有研究生院的名校,这种高校学科专业比较齐全,多数专业设有博士点,有些还是国家重点学科。综合性大学基础学科类专业录取分数相对较低,考研竞争力不强,出国深造也容易被接收,可选择理科或工科偏理的专业。

4、录取优先型:

对省控线边缘分数偏低的考生,以保证能够录取为目的。这类考生应该选择往年刚过线就录取的院校或计划未满额的院校。至于其他因素如:地域、院校档次、专业冷热等能满足多少算多少。在保证录取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理想专业。

5、兼顾综合型:

部分过重点线20分左右的考生,各方面因素都要兼顾。这部分考生应对拟报院校的专业实力、往年录取分数变化了解透彻,充分利用不同地区录取分数差及其他有利因素,可选择一些有实力的相对冷门院校,或选择地域偏僻、档次较高的院校,运用填报志愿技巧,挑选适合自身特性的较好院校及专业。

二、理想院校的整体要求及因素取舍

1、拟报院校的层次应相对高一些。

从院校综合实力上分,有“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国重点高校、省属重点院校、普通高校、独立学院等。其中“985工程”高校全国共39所,得到国家在政策、资金、物力等各方面的支持,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国际化水平都很高;“211工程”高校全国共有116所,同样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各种支持。老牌高等专科学校综合实力较强;全国100所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实力较强。档次相对高的院校社会认可度高,人才培养质量高,就业牌子亮,考研有实力。考生可根据自身分数情况,尽可能选择档次较高的院校。

2、拟报院校的专业整体上要相对理想一些,所报专业实力强一些,尽可能选择拟报院校的主体(特色)专业。选报专业应能体现考生的志向,上理想专业,学习有动力,有利于将来长远发展。 晨曦网

3、拟报院校近3年的录取分数相对稳定或低一些,考生成绩如若能达到上年平均录取分数(位次),专业满足率就高。

4、拟报院校如在外省应选择在当地录取分数较高的院校,因为同一院校在不同省份其社会认同度是不相同的。这种院校的生源质量相对好一些。

5、拟报院校所在城市要相对发达,有利于考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最好是省会城市高校。

6、拟报院校的收费和消费相对低一些。

以上6方面不能要求同时满足,只能有几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前二条是主要的,后四条是次要的。六个方面之间有联系也有冲突,院校实力和专业那个是主导因素,要根据考生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确定。一般来讲,高分考生学校档次是主导因素;低分考生专业是主导因素;中分考生学校和专业要兼顾。地域及其他属于可争取因素。

三、对学科(专业)门类的了解及就业概况

了解学科(专业)门类的目的是为了选择专业理清方向。

1、理科类专业: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学、地球物理、大气科学、力学、统计学环境科学等专业,考研出国相对容易,优秀者从事科学研究。其他毕业生就业相对难一些,近两年就业形势有所好转。

2、工科类专业:建筑学土木工程、电气工程、车辆工程等工程技术类专业,就业率较高。

3、文史类专业:像汉语言文学、外国语、新闻学、历史性、法学考古学图书馆学、民族性等专业,优秀者从事学术研究;如若改行知识面广一些,适应性也较强。文史类专业整体就业相对困难一些。

4、社科类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宗教性、国际政治等专业,优秀者搞学术研究或从事公务员职业,一般者就业相对困难。

5、经管类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优势大一些,适应面更广,热门紧俏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对好一些,其他专业就业也相对困难,如: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专业。

6、医护类专业:专业性强,就业看院校牌子,三甲医院只接收名牌医科大学毕业生,一般医学院或医学高专毕业生绝大多数到社区或乡镇医院就业。

7、农学类专业:就业容易,工作生活条件相对差一些。

考生本人在设计未来从事的职业时,应将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将来就业前景相结合,不仅要考虑个人因素,还要考虑社会需求。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

(1)选择专业从将来就业考虑,瞄准职业选专业。

将来想从事的职业是选择专业的前提,尽可选考生择未来10年最具潜力的行业所对应的相关专业,如:汽车行业、航空航天业、电子信息业、海洋船舶业、石油化工业、有色金属业、装备制造业、能源材料业、轻工食品业、交通物流业等。这些行业都属于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也是吸纳就业人群的主要渠道。尽量选择院校的主体特色专业,选择独立完整的具体专业,慎选或不选边缘交叉类专业。

(2)选择专业要适合自己的性格特征。

一般来说,外向的人更适合选择能够充分发挥自己行动能力和积极性的专业,例如管理、法律、经济、市场营销等;内向的人更适合选择能够发挥自己的计划性、敏感性、逻辑性的职业,例如研发人员、会计、技术人员等。

(3)选择专业要看本人相关科目成绩确定,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语文,可以选择语言文学类专业,如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学类的专业。

数学,可以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

喜欢外语的同学,可以选择语言文学类专业,如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学类或小语种等专业。

喜欢学习政治的同学可以选择政治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

喜欢历史的同学,可以考虑报考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历史文献学等专业等。

喜欢地理的同学,可以考虑报考地理科学,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地质勘探,测绘测量,遥感,资源环境等地理类,地质类,勘探类,测绘类,规划类,气象类等。

喜欢学习物理,数学成绩也不错的同学可以选择机械类、电气信息类、土建类、航空航天类里面的专业。

喜欢化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材料科学类、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等专业;喜欢生物的同学可以选择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农学、医学之中的专业。

(4)如果愿意将来从事父母所在行业的职业,尽可填报这些行业所对应院校的相关专业,学成后回父母所在系统就业,也是一种务实的专业选择。

(5)选择所学专业在全国招生数量少的院校。这种专业毕业生较少,对口接收相对容易;不宜选择招生院校很多而且是通用专业,就业相对困难。

小高考的成绩什么时候公布?填报志愿采取什么方式?

重点大学本科对小高考成绩的要求。

晨曦网(https://www.cxte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重点大学本科对小高考成绩的要求。的相关内容。

1、不同的高考招生学校对于江苏省的小高考成绩都有不一样的规定,不是统一的。所以考生要注意查询欲报考学校的招生简章,看看对于江苏省考生小高考成绩的要求是什么。
2、例如南京大学对于江苏省考生执行以下规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两门选测科目等级最低要求为A、A,必测科目等级及综合素质评价必须达到江苏省规定的填报本科院校志愿的要求;若考生两门选测科目等级均达到A+则加3分参与专业排序;高水平艺术团优录考生两门选测科目等级最低要求为B、B;高水平运动队、艺术类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按江苏省有关规定执行;江苏省自主招生(含农村自主)两门选测科目等级最低要求为A、A。

以上就是小高考的成绩什么时候公布?填报志愿采取什么方式?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晨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晨曦网:www.cxtee.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小高考的成绩什么时候公布?填报志愿采取什么方式?”相关推荐
广东小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公布
广东小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公布

广东小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公布20222022年2月18号。我院将于2月18日10:00起发布2022年第一次高中学考成绩,3月8日10:00起,考生可以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微小程序、百度智能小程序自行下载并打印2022年第一次高中学考成绩证书。广东2023年小高考报名时间2023年11月15日至17日。广东2023年小高考报名时间:2023年11月15日至17日,其中15日至17日

2024-01-16 08:24:52
江苏省小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公布
江苏省小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公布

江苏省2017年小高考成绩什么时候公布江苏省2017年小高考成绩将于2017年4月中旬公布。附注:小高考其实就是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如果小高考有一门得D将不得参加高考。得A可以加一分。所以小高考还是很重要的。小高考等级划分为ABCD4级。其中D为不合格。小高考考试科目是这样的:选理科的同学物理是必修的,选文科的同学历史科目必修。以理科生为例:然后大家可

2024-01-13 20:43:51
2023年小高考成绩将在什么时候公布呢?
2023年小高考成绩将在什么时候公布呢?

2023年小高考成绩将在什么时候公布呢?2023年小高考成绩将在3月15日10:00公布。小高考特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会考,考试对象为普通高中高二年级的学生,考试成绩将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很多大学也对小高考成绩有所要求,因此从2011年起,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也被称为小高考。考试对象为普通高中高二年级的学生。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及普通高等

2023-12-30 05:28:14
成人高考成绩公布时间什么时候
成人高考成绩公布时间什么时候

成人高考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成人高考每年九月份报名,十月下旬考试,统一考试时间定于11月5日、6日。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成人高考),是为中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选拔合格的毕业生以进入更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入学考试,成人高考属国民教育系列,列入国家招生计划,国家承认学历,全国招生统一考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起点本科(简称专升本)、高中起点本科(简称高起本)和专科(简

2025-01-24 07:43:48
单招成绩什么时候公布?
单招成绩什么时候公布?

南铁单招录取分数线及注意事项本文主要介绍南铁单招录取分数线及注意事项,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单招相关信息。📈南铁单招录取分数线2015年南铁的单招录取分数线在200分左右,报的旅游管理和会计,进的几率当然各个地区会有些许偏差。🔍单招分数查询一般来说,大部分院校是不公开单招分数线的,都是需要学生自己登高职单招学校网站自己查看的。单招分数查询一般都是在考试后一个月进行。📝单招难

2024-01-17 09:00:09
成都考研成绩什么时候公布2023
成都考研成绩什么时候公布2023

成都研究生考试时间12月23日至25日。根据成都本地宝查询显示: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定于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包括成都研究生考试。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少数考试科目安排在12月25日。成都考研成绩什么时候公布2023成都考研成绩在2023年2月下旬公布。考研,即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是一项对全国各地考生进行的高级学历选拔

2023-12-13 16:32:45
单招考试成绩什么时候公布
单招考试成绩什么时候公布

2023年广西单招各学校分数线2023年广西单招各学校分数线:高职院校招生最低控制分:理工180分,文史180分。1、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84年的南宁职业大学,是由南宁市人民*举办,自治区、南宁市共建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2009年12月,学校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示范建设验收,成为全国首批28所、广西首家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学

2024-01-13 17:59:16
高考成绩一般什么时候出?成绩公布后,怎么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
高考成绩一般什么时候出?成绩公布后,怎么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

2022年高考成绩一般什么时候出?成绩公布后,怎么查询自己的高考成绩?每年的高考时间以及成绩公布的时间都是比较固定的。高考的开始时间为6月7日,但是高考结束时间却略有不同,广西、安徽、陕西等地高考于6月8日正式结束;北京、海南等地在6月10日结束,而高考成绩公布时间为6月23日左右。不同的地区成绩公布时间是不一样的,大致集中在6月23日至6月26日,具体时间可以随时关注各省的教育考

2024-01-12 20: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