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北京高考用的是什么卷

2024-01-21 19:15:58 | 晨曦网

今天晨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北京高考用的是什么卷,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北京高考用的是什么卷

北京高考用的是什么卷

北京高考用自主命题卷考试,因此使用的是北京卷。

高考自主命题是指各个省份可以不使用教育部编写的全国试卷,单独组织本省教师进行考试试卷的编写,即自主进行高考试卷的单独命题。

2023年北京高考是新高考。北京从2020年高考实施新高考,选用3+3选科组合,即除语数外三科外,考生可在物理、化学、历史、生物、地理、政治里选择3科。此模式下考生可选择组合共计20种。北京高考满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

各省高考用卷情况如下:

现在的高考试卷分为全国Ⅰ卷、全国II卷、全国III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II卷等。

1、全国Ⅰ卷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安徽、福建。

2、全国II卷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重庆、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

3、全国III卷地区: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

4、自主命题地区: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天津。

5、新高考Ⅰ卷:山东。

6、新高考II卷:海南。

北京高考用的是什么卷

北京高考试卷是全国几卷,全国一卷还是二卷

随着高考政策的不断改革,全国多个地区的高考试卷也在悄声变化,很多考生都被自己所在省份高考考什么卷折腾的晕头转向,本站我特意整理了全国高考各省份用卷情况,以便于各位2023年的预备考生们能够更快更轻松了解。

一、2023年北京高考试卷是全国几卷

北京高考试卷是自主命题,即北京卷。

2023年北京高考是新高考,北京从2020年高考实施新高考,选用3+3选科组合,除语数外三科外,考生可在物理、化学、历史、生物、地理、政治里选择3科。此模式下考生可选择组合共计20种。北京高考科目包括,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目满分150分。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由考生自主选择3门参加考试,选考科目成绩按要求进行折算,每科目满分100分。

二、全国高考各省考试用卷

第一种:全国甲卷

适用省份: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

试卷涉及科目及命题情况: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

第二种:全国乙卷

适用省份: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

试卷涉及科目及命题情况: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第三种:新高考1卷

适用省份: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 晨曦网

试卷涉及科目及命题情况: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

第四种:新高考2卷

适用省份:辽宁、重庆、海南;

试卷涉及科目及命题情况: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物理、历史、化学、政治、生物、地理由各省自行命题;

其他(包含第5/6/7种类型):独立自主命题

适用省份:北京(5)、上海(6)、天津(7);

试卷涉及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

北京高考用的是什么卷

北京高考用的全国几卷

晨曦网(https://www.cxte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北京高考用的全国几卷的相关内容。

北京高考用的全国II卷。

知识拓展:

2023全国新高考Ⅱ卷语文试题难度合理平稳,试题材料亲切平实。如作文给出了“写人与做人”的漫画材料,文字内容语带双关,借“学写字”喻“学做人”,蕴含着古代“为人之道”。

在2023全国新高考数学Ⅱ卷中,整张试卷区分度较高,选择填空部分难度适中,解答题前3题都是平时训练的主要题型,第4题开始区分度逐渐明显,总体来说比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难度有所缓和。

全国新课标Ⅱ卷高考英语试题难度大小和去年基本一样,题型没有新变化,整体上难度适中。主要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平时的基础知识,如果平时学的好,就不难,如果平时成绩不好,就很难。

2023年全国Ⅱ卷理综的难度系数相对较大,物理的解题目作答中最后一道题涉及到了电磁场的知识,化学涉及到盐类水解和等效平衡,也很难。生物涉及到了遗传学的计算,有一定的难度。

2023年全国Ⅱ卷高考文综试卷较难,2023年全国Ⅱ卷文综题型较灵活、多变,凸显对地理创新思维能力的甄别。

全国Ⅰ卷和全国Ⅱ卷在难度上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全国Ⅰ卷的难度相对更高,涉及到的知识点更多更深。全国Ⅰ卷考查的知识点多数是高中教学大纲中的核心知识点,而全国Ⅱ卷则考查的内容更为基础。

全国Ⅰ卷和全国Ⅱ卷在题量上也存在差异。全国Ⅰ卷的题量一般要多于全国Ⅱ卷,每个科目的试卷都会包含多种类型的题目。而全国Ⅱ卷的题量相对较少,各科目的题目数量也比全国Ⅰ卷要少,更侧重于基础知识点的考查。

以上就是晨曦网整理的北京高考用的是什么卷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晨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晨曦网:www.cxtee.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北京高考用的是什么卷”相关推荐
广东高考用的是什么卷
广东高考用的是什么卷

广东高考用的是什么卷广东高考使用了D卷和E卷。D卷和E卷的试题内容大致相同,但是考察顺序和部分题目难度有所不同。D卷和E卷的试题难度都比较适中,考察涉及多种题型和知识点。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应试能力。除了传统的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还涉及到一些创新性较强的题型,如摆图题、数据分析题等。试题类型方面,D卷和E卷均采用了多种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填空、简答、论述

2024-01-10 03:06:49
安徽高考用的是什么卷子?
安徽高考用的是什么卷子?

安徽高考是全国一卷还是二卷?安徽高考使用全国Ⅰ卷(全国乙卷),即新课标一卷,一卷一般比二卷难一些。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统考科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个科目,其中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学科;“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全国各省市高考试卷:1、全国甲卷适用省份:云南、贵州、四川、

2024-01-24 21:07:40
合肥高考用的什么卷
合肥高考用的什么卷

合肥高考用的什么卷2023年安徽高考使用全国乙卷,即全国Ⅰ卷。全国乙卷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思想政治、历史、地理)或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从2020级起,相关年级各学科教学及高考命题均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数学高考不分文理科。语、数、英试卷结构参考新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文科综合试卷结构参考老高考全国卷,不

2024-01-06 12:49:47
四川高考用的是什么卷子啊?
四川高考用的是什么卷子啊?

江苏省小高考小高考很简单的,不要紧张。话说我们老师当年把小高考说成那样,又是这个过不了又是那个过不了(平时的考卷比小高考的卷子难过了)正常好多人考D。但最后全过了。反正考A不容易,但想考D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所以好好复习最重要,别听老师的胡言乱语,纯粹吓唬人的。四川高考用的是什么卷子啊?四川高考用的是全国三卷,也就是丙卷。1、全国一卷适用地区:安徽、湖北、福建、湖

2024-01-19 14:11:35
河北高考使用什么试卷?
河北高考使用什么试卷?

河北高考使用什么试卷?河北省高考使用的是全国一卷,也就是新课标Ⅰ卷,也叫全国乙卷。高考全国卷共有三套,每年适用的省份有所调整。2023河北省采用新高考“3+1+2”模式,用新高考I卷考试,满分750分。河北省普通高考文化总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和3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满分为750分。高考全国一卷使用省份: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

2024-01-14 03:17:21
各省高考用的什么卷子
各省高考用的什么卷子

各省高考用的什么卷子全国高考试卷有八套。目前全国高考还没有统一试卷,全国教育个体差异蚂晌竖不同无法统一。2023年高考全国共有八套试卷,分别是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I卷、新高考Il卷、北京自主命题卷、天津自主命题卷、浙江自主命题卷、上海自主命题卷。目前我国大部分省份高考使用的都是全国卷,全国卷还分为甲乙丙卷,还有一些省份高考采取自主命题方式。对于学生来说需要弄清楚自己省

2024-01-02 17:53:31
广东省用的什么高考卷
广东省用的什么高考卷

广东省用的什么高考卷广东省采用新高考“3+1+2”模式,启用新高考全国I卷。2023广东高考采用新高考“3+1+2”模式,启用新高考全国I卷。采用新高考“3+1+2”模式的是“七省一市”,分别是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河北、辽宁、江苏和重庆。种类型是首选物理,再选科目从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等4个学科中选择两个学科,作为选考科目。广东省高考物理采用原始分制,其他两个学科

2024-01-27 01:09:33
江苏省高考用的什么卷子
江苏省高考用的什么卷子

江苏省高考用的什么卷子江苏高考用的是“全国卷”。全国卷指的是新课标全国卷,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全国卷分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和全国丙卷。从2021年开始,江苏采取3+1+2新高考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采用新高考全国卷一;1为物理/历史二选一,2为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四选二,后3门均为本省自

2024-01-13 01: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