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1 11:00:11 | 晨曦网
虽然已经看过这么多的政策分析,听过这么多选科案例,究竟如何选择科目组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选择,这对很多家长来说,还是一个世界难题!
每个家长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当新高考旗下的“小白鼠”,用3年的努力,却换得一个限制报考的结果。
为了帮助家长从根本上解决新高考政策下的这一系列的问题,知涯升学决定拿出干货,“手把手”教大家如何选科!
只要跟着下面知涯升学总结出的选科3部曲走,保证大家可以匹配出最优选科组合!
由于目前各省的新高考选科的模式并不统一,除了大家常听到的3+1+2的选科模式,还有3+3和7选3的选科模式。
各省的选科模式不同,代表着其背后选科组合的排列也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大家首先要确定自己是属于哪种选科模式呢?
当然,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打开知涯升学APP里的“新高考选科”功能,里面收录了全国近3000所高校的历年招生数据。只需选定自己的高考省份,系统会根据省份,自动匹配出该省的选科模式,还提供了“3种选科模式”供大家参考。
1、专业明确者,选择“按专业选科目”。
高中生未来的发展方向非常明确,如果你对自己未来将要报考的专业已有清晰定位,那么,应当首先选择与今后发展关系最紧密的学科。而不能为了“求热门”“钻冷门”而选择别的科目。
举个例子:孩子想就读“临床医学”专业,该如何选科?
首先让我们打开“新高考选科功能”——进入“按专业选科目”。
选择“医学”——“临床医学”专业,里面不但给大家推荐了不下5种选科组合,还能帮你总结出“选科组合的最低要求”,帮你优中选优!
更人性化的是,知涯升学里面还对应有所有专业的“专业简介”以及来自真实的学长学姐们的“专业评价”!帮助你快速了解该专业背后的学习信息和就业方向!
2、偏科明显者,选择“按科目选专业”。
高生应当把每门功课都学好,避免出现“红灯”。但在各门学习追赶进度的情况下,出现一定的“强势学科”,也是无可厚非。
新高考给予考生更多的选择,一定程度上也是鼓励“适当偏科”的学生的。
举个例子:3+2+1模式下,孩子物理和地理比较强势,但是其他3科的成绩都不上不下的,也没别的特别偏好,究竟如何选科最优?
首先,让我们打开“新高考选科功能”——进入“按科目选专业”——再依次选定“学科”。
可以看到,根据所选的不同学科,系统将智能换算出该选科组合背后,所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匹配到的专业和院校数目。
下面按顺序排列着全国所有可选专业类,可根据你的偏好,选择专业门类下的专业小类,查看该专业的“专业简介”、“院校排名”以及“真实评价”。
3、迷茫不定者,选择“智能选科”
假如你说不清楚自己究竟哪门功课相对较强,对所有学科的偏好都很一般,成绩还经常起伏不定的话,如何选科?
相比较一味的随大流选科,后期学习中,不但会造成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精力难以集中利用,更不利于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那还不如试试知涯升学里的“智能选科”模式。
首先,让我们打开“新高考选科”——进入“智能选科”模式。
通过4大维度测评,知涯升学将快速帮你匹配“推荐组合”。
根据系统智能匹配的选科组合,学生可直接查看下面的专业门类以及“专业简介”。
3种选科模式,对应3种选科情况。
无论你目前面临哪种选科模式,知涯升学都能为你提供新高考选科帮助!
其实历年来大学的选考科目1万多个专业(类)中,物理学科就占了八成多,其次是化学,而选考要求最少的是政治学科。
当然,虽然每年各高校可能会对选考科目有细微调整,但调整的范围的幅度一般都非常小。所以即将面临选科的同学们,也可以参考一下这个数据。
最后,祝福大家,在知涯升学的指导下,匹配出最适合自己的个性化选科组合哦! 晨曦网
北京高考如何选科目介绍如下:
高考录取总成绩由统一高考成绩(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选科目,每门满分150分)和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6门中任意选择3门,每门满分100分)组成。从6门科目中选考3门,运用排列组合公式计算得出答案是20种。
新高考选科要避免什么
选择三心二意或完全基于个人兴趣
还有学生选科时,根据其他同学或者自己对任课教师的评判进行选择,这种情况也应该尽量避免。一是借助专业测评工作,做综合评判。建议学生和家长应该多了解一些有关兴趣倾向的知识,可以借助一些专业测评工具来做综合评判。二是从后期报志愿选专业方面长远考虑。
片面追求专业覆盖率
有的家长和学生盲目选择覆盖率很高的组合。专业覆盖率只是选科时的参照因素之一,片面追求不可取。虽然“物理、化学、政治”组合可选专业覆盖率最广,但是学习难度也很大,得分偏难,对考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要求较大。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 Unified Examination for Admissions to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计划和扩招,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录取方式:
高考的录取方式多数采用网上录取,对考生的录取是根据考生的分数及所填报的志愿来进行的。如今所采用的志愿填报方式,将全国的大学分为若干批次。
主要有“提前批”(军事类院校)、“第一批”(一本大学,包括全国重点大学、普通1本大学)“第二批”(普通2本大学:包括,公办二本、民办二本)、“第三批”(3本,主要包括独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院校)、“第四批”(高职高专 学校,即专科)。
此外,还有许多高校进行自主招生,但入选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考,成渣纤绩应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与试 点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晨曦网(https://www.cxte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选择科目与填报志愿是否有关?的相关内容。
其实物理和化学可以报的专业都差不多,物理稍微多一点点.小高考体育可以报那些学校?例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广州涉外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粤港合作办学专业),另外还有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新高考模式下,考生该如何选择选考科目新高考选科让考生的选择权变大,也可以提早锻炼学生规划学科的
新高考改革,3+2+1如何选科?文章有点长,花了大概一周时间整理,把前辈老师的意见以及自己的经验想法综合整理下,个人觉得这样选科思路还是挺不错的(啊哈哈,写这些话都有点脸红),所以如果对于选科还没有思路的同学可以参考下。先总结下文章核心观点:选科思路:找好你的职业定位,选出你的专业方向,再到最终的选科环节。选科考量:学科能力、学科排名、目标院校、学校老师和班
高考毕业生应该如何选择专业?综合考虑以下三条:1.专业的发展前景(方向)这里要提到的就是要注意自己的专业的发展前景,像大部分高校在近几年的一些专业里,就是把一些专业已经取消2.专业的就业情况(难易,薪资,福利,工作强度等等),拿学前教育来举例子,如果是学习学前教育这个专业的同学,她的就业岗位是很多的,但是他的薪资一般,一大部分的同学薪资是很低的,并且工作强度是很大3.个人
高考专业该如何选择,学生报专业经调剂该如何应对?每年都会有许多高考生在高考成绩出来后找我咨询,该怎么报专业,其实如何选择大学专业很简单。主要是从分数,赚钱多少。家庭情况以及个人爱好来分析的。还有的同学是志愿出来之后被学校调剂到其他专业,这种情况也有办法解决。今天就给大家啊介绍一下大学报专业以及被学校调剂专业后该如何应对?如何报专业1.分数分数十分重要的,一个好的分数可以报
如何修改高考志愿自选科目在准备高考志愿时,部分考生可能会根据自身情况或专业兴趣,需要对已填报的自选科目进行修改。以下是一些步骤指南,帮助考生顺利完成这一过程。登录是修改自选科目流程的第一步。考生需访问当地招生或教育部门提供的志愿填报平台,找到“高考志愿填报”或“志愿修改”选项,并输入个人信息完成登录。在登录成功后,考生需进入选择科目的页面。这里,考生可以查看已填报的科目以及相关专
新高考模式下如何选科在选科之前先想好自己想报考什么专业,了解该专业在你高考所在地区的报考要求,再进行选科。新高考模式下怎么选科1.选科,有哪些重要参考指标(1)能力:按自己最擅长的科目选择;(2)兴趣: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最喜欢、最适合自己的学科。(3)专业倾向:按目标专业对学科的要求来选;或根据专业覆盖面积,选择路径较宽的学科2.选科与未来选专业选科前必然要考
高考之后在军校与警校应该如何选择?高考,是在我国更为公平合理选拨优秀人才的考试,不但关联到国家将来的发展趋势,更关联到学生本人的发展前途,因此每每学员进到高三,父母和学生都深感工作压力,期待可以在今年高考中金榜题名。军校和警校一直是今年高考填报志愿中,提前批录用的学校,近些年深受学生和父母的热烈欢迎,一方面由于军校和警校的教学方式和军事化管理的管理方法备受父母信赖,另一方面军校、警校
高中文理分班时,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高中是我们青春成长道路上很重要的一环。而高中的文理分科至关重要,它关系着后续大学的专业,那怎么才能正确选择文理科目呢,一起来看看吧。1、切勿随大流,哪边人多跟哪边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自己的主见,在文理分科的时候会选择看别人的分科情况,觉得选哪科的人多就跟着选哪一科,不顾及自己的实际情况,随大流是很不正确的一种做法,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2024-11-13 14:26:21
2024-10-09 18:04:37
2025-01-24 15:07:38
2024-11-18 09:03:30
2024-11-26 18:36:37
2024-11-18 12: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