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新高考选物生地可以报考的专业 有什么专业

2024-12-14 09:20:45 | 晨曦网

今天晨曦网小编整理了新高考选物生地可以报考的专业 有什么专业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新高考选物生地可以报考的专业 有什么专业

新高考选物生地可以报考的专业 有什么专业

新高考选物生地可以报考的专业有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除此之外,与地理相关的专业也基本都可以报考。

新高考选物生地可以报考什么专业

高校中大量与物理相关的热门工科专业是“物生地”的主要报考对象,如: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

理念与应用力学、海洋科学类、电子科学类、地球物理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应用物理学、材料科学类、工程力学、机械类、信息与电子科学类、测控技术与仪器核工程与核技术学、航天航空类和武器类等专业。

生物工程类、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环境科学类(生态学等)、医学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森林资源类、草叶科学类、植物生产类(农学园艺等)、环境生态类、动物生产类、动物医学类、水产类等专业。

气象类专业、地图测绘类(卫星遥感、GIS专业)、水利水电类、城市规划类、酒店管理类、旅游类、地质勘探类、资源管理类、地理教育类等专业。 晨曦网

高考怎么选专业比较好

1.尽量选择实用的专业

选择实用的专业,不仅不枉费大学几年的时间,也方便以后就业。比如设计、计算机、语言、医药、会计等,这些专业实用性很强,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寻找对口的工作,上手也比较顺,不至于在入职后完全从头学起。

一些相对比较空泛的专业,理论性过强而实操起来缺乏支撑点,例如个别管理类专业。选择这类专业的学生,往往在毕业后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选择什么样的岗位。

2.选择自己感兴趣且能学到知识的专业

兴趣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话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是学生了解并且对专业的喜欢并不是来自于了解,而是看专业的名称以及自己想象而来的。

大学的专业确实很多,了解大学专业相关的高中生并不多,只是在填志愿时,短时间内做一些大概的了解,至于这些专业的课程怎样设置、学习的模式怎样、专业知识范畴,考生很难详细了解。高三的考生和家长可以提前做攻略,了解真正适合学生的专业。

新高考选物生地可以报考的专业 有什么专业

高考志愿:如何正确选择最好的专业

(一)理性选择,综合定位

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这一问题需结合个人需求进行辩证分析,关键要看考生具备什么样的实力。比如,学习成绩优异或毕业后想继续深造者可优先考虑院校为主;成绩没有明显优势但希望就读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离和分数”的关系,就可以选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院校或考虑偏冷门专业冲冲看;有明确专业取向或毕业后先考虑就业或所选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时,可优先考虑专业。下面提供选择志愿的一些参考思路:

1.根据专业选报。若考生对专业有明确要求,可首先选择几个比较心仪的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考生在初选专业时,首先可以考虑的是自己有兴趣、特长、优势的专业,然后看当下热点,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关于专业的介绍)。同时,要对专业的学习难易程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学科实力、考研情况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综合考虑选择拟报考的专业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2.根据学校选报。若考生比较看重学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选定几个目标院校,然后在院校内选择心仪的专业。

考生在初选院校时,应详细了解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可以通过浏览高校的网站、参加高校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参加招生咨询会、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以及阅读《招生章程》等各种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顾学校和专业。考生首先应对自身实际情况(总分、位次、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仪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在院校和专业间找个平衡点,综合定位学校和专业。既考虑高校品牌,又考虑专业的合适性。

上述思路仅供参考,高考志愿填报的思路和方法很多,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夺,无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就好。在专业(类)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数量相对充足,所以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可以将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专业”、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学校”,不必墨守成规只采取一种思路选报志愿,多种思路有机结合方能更好地确保考生利益最大化。

(二)筛选并优化志愿,形成合理梯度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开适当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如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时,可将自己成绩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20-30个,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50-30个,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个。

(三)结合自身实际,规避风险

考生应对自身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报适合自己的志愿。所选志愿首先要对照高校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所选择志愿应该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应该与自己成绩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有利于实现理想抱负和发挥自身潜能;应该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与家庭意愿及经济条件相结合。

平行志愿有效地减缓志愿填报风险,但风险不会完全消除,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冷静分析,客观比较,规避以下误区产生的风险。

误区一:不加分析研究盲目填报。从往年平行志愿投档看,局限于单一层次或性质的志愿,或所选志愿定位偏高,部分考生因达不到所报志愿的投档条件,导致所报志愿成为无效志愿或直到最后志愿才有幸被投档;也有考生只考虑分数使用最大化、忽视兴趣特长等,入学后却发现就读专业自己并不喜欢或不适合这个专业;有些考生没看清院校性质、学历层次造成高分低填等。

误区二:认为每轮平行志愿多次投档。有不少初次接触平行志愿的考生,往往把平行志愿依次检索当作多次投档机会,误读前面某志愿退档后还可对后续志愿继续投档。实际上,平行志愿按考生位次高低和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对每位考生来说每轮只能投档一次,一旦在某段某志愿被投档,意味着前面志愿都投不进而后续志愿已同步失效。另外,因考生身体条件限制(比如医学专业对色盲色弱有要求),或单科成绩不符要求等因素,投档后也可能还会被退档,而一旦退档就意味着一轮一次投档机会已被使用,将失去本段(次)录取机会,本段(次)其他志愿也不可能再投。

误区三:非中心城市或热门院校专业不选报。经济发达中心城市高校,往往凸显“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等特征。过分在意大学的排名或专业热度,将导致填报志愿风险放大。高考成绩一旦不够名校的投档线,就失去了就读其他高校的机会,浪费了志愿资源。名校资源稀缺,考生要客观判断自己的竞争力。即便是名校也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某些普通高校的一些特色专业也不乏有很强的实力。专业冷热门是相对的,前几年招生热门的专业,毕业就业时可能变成了冷门。一心想进热门专业者,需综合评估进相应专业的可能性以及专业的未来发展冷热度,然后慎重定夺。

重点提醒:选报志愿是道多选题,答案并非唯一,上述提供的策略仅为众多思路中的可选项,无论如何选择,考生均需冷静客观分析,综合科学定位,方能将自身条件发挥到极致,获得最佳答案。更多新高考志愿填报知识欢迎下载知涯升学APP了解。

如何选专业?

晨曦网(https://www.cxtee.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如何选专业?的相关内容。

兴趣第一、扬长避短、考虑需要。兴趣是选择专业的首要因素,如果一个人一生都要和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打交道的话,那么会过得很难受;考虑未来就业,不同学科和专业之间就业率相差很大;实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选择专业可以考虑自己的特长情况。首先是看现有基础。如果你从末接触过计算机,数学又学得不好,现要却要报考清华计算机专业,那么最好还是不要冒那个险。其次,还要看客观学习能力。如果自己的逻辑思维确实不够发达,那么复习起理工科专业来确实会非常吃力,效果不见得好。如果记忆不强,报考历史专业恐怕也成问题。

是否志在必得。 前途宽广,本科毕业后工作无忧,今后深造机会也还有,那么建议你选择一个自己最想去的专业拼一把,成则更好,不成也无所谓。要是你指望通过考研来改变一生命运,志在必得,那么建议专业目标定得别太高,这样稳妥一些。

以上就是新高考选物生地可以报考的专业 有什么专业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晨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晨曦网:www.cxtee.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新高考
与“新高考选物生地可以报考的专业 有什么专业”相关推荐
2024年选物生地可以报什么专业?
2024年选物生地可以报什么专业?

2024年选物生地可以报什么专业?2024物生地可以报的专业有:理学,工学专业,农学,医学,要学等等专业。取决于你的兴趣爱好。物生,地主和管理兼并。覆盖到最广的物理学科。使得该组合基本能报考绝大多数的专业。理学、工学专业,而生物则在此基础上增添了农学、医学、药学等专业。地理学科可报考的专业有地质勘探类、地理学类、旅游类、城市规划类等专业。经济学类、金融类等。物生地的优势

2023-12-29 02:24:51
高考历史选科物化地有什么专业可以选择
高考历史选科物化地有什么专业可以选择

高考历史选科物化地有什么专业可以选择物理化学历史可以选的专业如下:化工与制药类、生物科学类、应用化学、公共卫生及预防医学类、生物工程类、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环境科学类(生态学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高中选科物化地有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文物保护技术、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考古学、城乡规划、导航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文化遗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

2024-09-28 18:46:04
新高考选的课我可以报什么类的专业?
新高考选的课我可以报什么类的专业?

新高考选的课我可以报什么类的专业?选择政治可以选的专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哲学类(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等)、法学类(法学、知识产权。监狱学等)、经济学类(金融学、税务等)、公共管理类、政治学类、历史学类、教育学类、社会学类、工商管理类。选择生物可以选的专业有:生物工程类、医学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草业科学类、科学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等)、环境科学类(生态学等)、植物生产类(农

2023-12-27 15:53:05
学物化地可以报考哪些专业 能选什么专业
学物化地可以报考哪些专业 能选什么专业

学物化地可以报考哪些专业能选什么专业学物化地可以报考很多专业,比如计算机一类的专业、机械设计专业、地质工程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农学专业、教育学等专业。下面来看小编整理的详细信息。学物化地可以报考哪些专业物化地可以报的专业非常多,比如计算机一类的专业、机械设计专业、地质工程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农学专业、教育学等专业。对于这个组合的学生,首先,大部分理科类专业都会需要物理基础;其次,

2024-12-01 12:46:05
2024年高考物生地可以报什么专业?
2024年高考物生地可以报什么专业?

2024年单招新政策河北预计2024年河北单招新政策如下:1、取消折分。普高生不再使用学考成绩折分,而是根据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考试成绩综合评定录取。命题方式:文化素质考试采用全省统一命题,而职业技能考试仍然由各牵头院校分别命题。考生需要认真备考,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政策的要求。2、计划分开。招生计划将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和面向中职毕业生分开编制,更加注重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选拔

2023-12-27 10:22:19
辽宁新高考选物理,政治,生物,可以报考哪些专业
辽宁新高考选物理,政治,生物,可以报考哪些专业

辽宁新高考选物理,政治,生物,可以报考哪些专业你这个问题实在是太大了,如果要回答清楚,我得写好几万字,所以,我还是简单的回答一下你题干描述的问题吧。PS,以下内容来自本人老王教你填志愿某号上面。可搜索关注了解更多。本文只做了常规专业的统计,统计并不完整,仅供考生及家长朋友参考。1、“让物理学界很心塞”的物理理念与应用力学、海洋科学类、电子科学类、地球物理学、热能与动力工程、

2025-01-13 19:46:15
物生地可以报什么专业 哪些专业有发展
物生地可以报什么专业 哪些专业有发展

物生地可以报什么专业哪些专业有发展物生地组合可报考专业较多。因为物理使得该组合可以报考所有理学、工学专业、而生物则在此基础上增添了农学、医学、药学等专业。地理学科可报考的专业有地质勘探类、地理学类、旅游类、城市规划类等专业。经济学类、金融类、语言文学类等偏文科类专业,这些专业基本不限选考要求,物生地组合全都能报考。物生地可以报考的专业有哪些高考物地生可以报考的专业有计算机类、建筑学、

2024-12-08 20:43:46
历史生物地理可以选什么专业
历史生物地理可以选什么专业

历史生物地理可以选什么专业高中历史科目可报考的专业有考古学、历史学、世界历史等;生物科目可报考的专业有生物工程类、环境科学类、植物生产类等;地理科目可报考的专业有气象类专业、地图测绘类、水利水电类等专业。历史生物地理哪些专业有前景1、历史学科,可以选择报考的专业领域中国共产党史、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地理学、政治学、汉语言文学类、世界历史、历史学师范教育类等专业。

2024-08-20 23: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