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招生 > 正文

2024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条件(学校介绍)

2024-05-17 00:35:42 | 晨曦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医药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11010026隶属于:教育部
2024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条件(学校介绍)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晨曦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2024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条件(学校介绍)

北京中医药大学2024年杏林计划招生简章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是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直属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彰显特色、强化优势,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集教学、科研、医疗于一体的著名中医药高等学府。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年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要求,我校2024年开展杏林计划(高校专项)招生,为更多优秀农村学生提供升学机会。

2024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条件(学校介绍)

一、报名条件

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身心健康、综合素质优秀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1.符合2024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我校杏林计划只招收理工类和高考综合改革地区考生。对于高考综合改革地区,物理和化学均为必选科目。

申请考生户籍、学籍资格审核由各省(区、市)负责。

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二、招生计划及专业

招生计划人数不低于我校2024年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2%。

招生专业为中医学(卓越5+3一体化)、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生物工程康复治疗学、公共管理类、药事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法学(医药卫生)等。

三、报名程序

请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于2024年4月15日至4月25日登录报名系统(网址:

1.申请表:填报后报名系统生成。申请表须打印后加盖中学公章,并由中学负责人和考生本人亲笔签字。往届生或中学发生变动的考生,成绩页面需同时加盖原中学教务部门公章;

2.考生本人身份证正反面;

3.考生本人亲笔手写的个人陈述(不超过1500字);

4.户籍证明:户籍卡或户口簿(首页、户主页、父母页及本人所在页),须能证明考生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且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5.高中阶段社会实践、获奖及其他证明材料(高考综合改革地区考生须提供综合素质评价报告)。

注意事项:

1.无需邮寄纸质材料,不接收纸质报名申请材料。报名系统内凡涉及到需上传证明材料电子版的,请尽量使用扫描方式;若使用拍照方式,请务必保证上传的照片内容清晰可读。

2.若考生亲属(三代以内直系)中有从事中医药和乡村医疗等医药卫生行业工作者,请提供公安部门出具的亲属关系证明和亲属职称或工作证明。

3.考生自行决定是否由专家、所在中学推荐。若无推荐,可跳过。如有推荐,请按照报名系统内操作要求完成推荐流程。

4.报名系统内高中阶段成绩和排名信息需全部如实填写,并由所在中学审核确认。如某项无成绩或排名,请填写“无”或者“0”。

5.个人陈述须由考生本人完成,一经发现剽窃或他人代写,我校将直接取消考生申请资格。

6.考生论文和专利不得作为申报材料。

四、选拔程序

我校将组织学科专家组根据考生报名材料进行综合评价,经学校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考生资格,给予相应优惠。有关资格认定名单将于5月底前在我校招生信息网上公示,同时上报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并由考生所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机构及所在中学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者认定资格生效。

五、录取办法晨曦网

1.考生必须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按生源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安排和我校要求填报志愿。考生报考专业须按我校认定的专业填报,不能重复填报,不建议填报不服从专业志愿调剂。

2.非高考综合改革地区考生

已被我校杏林计划认定资格的考生,若高考成绩未达到我校模拟投档线且在我校模拟投档线下30分以内(不低于当地第一批次本科录取分数线),我校予以录取至认定的杏林计划专业;若高考成绩达到我校模拟投档线及以上,考生高考成绩再享受15分加分进行杏林计划专业录取。

3.高考综合改革地区考生

已被我校杏林计划认定资格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确定的相关最低录取控制参考线上一定分值时,我校予以录取至认定的杏林计划招生专业:

0-10分:海南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甘肃省;

10-20分: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黑龙江省、吉林省、江西省;

20-30分: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安徽省。

若高考成绩超过以上分数上限,高考成绩享受15分加分进行杏林计划专业录取。

注:

1.以上分数以高考满分750分为基准,非750分制的省份折合计算。

2.模拟投档线由生源地省级招办按照本科一批招生所有高校在生源省份最终确定的投档比例测算生成。

3.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第一批次本科录取分数线按相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机构确定的高校专项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

六、组织机构及监督机制

1.在我校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学校本科招生办公室负责杏林计划招生工作。

2.学校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接受社会举报投诉(010-53911041)。

3.申请人应本着“诚信”原则如实申报有关材料,推荐中学和专家对推荐材料真实性负责,所在中学对出具的证明材料负责。考生须承诺提交的所有材料客观、真实。如有虚假内容,将取消今年杏林计划的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考生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由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依照相关规定取消今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暂停1-3年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

4.杏林计划资格认定考生名单和录取名单均实行三级信息公开。

5.我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杏林计划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辅导。

七、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29。

咨询电话:010-64286231(兼传真)、53911283。

招生网址:

电子邮箱:zs@bucm.edu.cn。

微信公众号:通讯录-公众号-“+”-搜索“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办”或“EO-BUCM”。

请有意愿报考的考生认真阅读本招生简章,简章内容以我校招生信息网、微信公众号和阳光高考平台发布为准。本简章最终解释权归属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办公室

2024年4月5日

2024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条件(学校介绍)

北京中医药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一、北京中医药大学邮编是多少 北京中医药大学 的邮编为100029,该校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1号,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
二、北京中医药大学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 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学校现任党委书记谷晓红,校长徐安龙。

北京中医药大学 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北京中医学院,是国务院批准最早创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1960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更名为 北京中医药大学 ;1996年,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建新的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年,入选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家“ 双一流 ”建设学科名单;2018年,成为教育部新一届高等学校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校现有3个校区,分别为良乡校区、和平街校区和望京校区。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勤求博采、厚德济生”校训,倡导“人心向学、传承创新”理念,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宗旨,弘扬“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精神,彰显特色、强化优势,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教育基地、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示范基地、中医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研究基地、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患的医疗基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基地、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国际交流基地,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集教育、科研、医疗、中医药文化传播于一体的著名中医药高等学府。

学校现有教职工5233人,专任教师1478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61.8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84.64%,有博士生导师346人。学校有“国医大师”6人,“全国名中医”3人,“首都国医名师”33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4人,“*”特聘教授3人,“岐黄学者”9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7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3人,“*”青年学者1人,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4人,形成了一支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国内有影响的中青年教授为主的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从丰厚的中华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将“以文化人”理念贯穿于育人工作的始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和接班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602人,其中研究生4504人,本科生7536人,留学生562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1864人,远程教育学生17859人。

学校致力于构建面向未来以高层次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针灸推拿学、康复治疗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药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护理学英语(医学、中医药国际传播)、法学(医药卫生)12个本科招生专业。

学校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位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囊括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囊括4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8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

学校现有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参与完成)、二等奖2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10项。

学校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50个。其中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0个,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台湾中医药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个,北京市教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北京中医药文化研究基地1个。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承担科技部“973计划”、支撑计划、重大专项、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770余项。中医体质辨识研究成果作为唯一的中医成果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成为中医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学校现有中医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针灸推拿学院、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学院、国际学院、台港澳中医学部、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等教学单位。现有北京中医药研究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脑病研究院等校级研究机构。

学校现有第一临床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东直门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东方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第三附属医院)3家直属附属医院和国医堂中医门诊部。近年来,学校遵循“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原则,探索合作共建新模式,搭建了区域标志性的高质量中医药服务平台,建立第四临床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枣庄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深圳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房山医院)、第七临床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孙思邈医院)和第八临床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厦门医院)。另有中日友好医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望京医院、北京中医医院等16个临床教学基地,承担着全校学生的临床教学、见习、实习工作。学校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44个。建设有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6个,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个,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2个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40个,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二室一站44个。

建校伊始,学校就成为新中国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攻读中医学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到目前已为94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万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并先后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18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1996年与英国密德萨斯大学合作设立了我国第一个在国外高校独立颁发医学学士学位项目。率先在世界50强高校中开办中医学专业本科教育,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合作开设“中医学-生物学”双学士学位教育。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医学院合作开设获欧盟认可的第一个中医学硕士学位项目。开设我国首个全英文授课西医生学习中医的博士学位项目、硕士学位项目,首个全英文授课中医学士学位项目。与美国国家儿童医院合作,在美国建设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儿科门诊,持续推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融合与发展。

以上就是晨曦网为大家带来的2024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条件(学校介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晨曦网:www.cxtee.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2024北京中医药大学招生条件(学校介绍)”相关推荐
202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招生条件(学校介绍)
202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招生条件(学校介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公平,根据《关于做好2024年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4〕2号)文件要求,我校继续实施高校专项计划,具体招生政策如下。一、招生对象及申请条件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1.符合2024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

2024-05-17 13:12:00
2024南京医科大学招生条件(学校介绍)
2024南京医科大学招生条件(学校介绍)

南京医科大学2024年综合评价招生简章南京医科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医学院校,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在90年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持“医学与人文融通、教学与科研并重、基础与应用结合”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医学人才。为了选拔具有特定创新潜质、较好综合素质且有意致力于医学事业的优秀应届高中

2024-05-18 09:27:49
2024北京科技大学招生条件(学校介绍)
2024北京科技大学招生条件(学校介绍)

北京科技大学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按照《关于做好2024年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北京科技大学2024年继续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实施“高校专项计划”。一、招生对象及条件“高校专项计划”主要面向有关省(区、市)确定实施的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考生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符合2024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②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

2024-05-16 23:42:34
2024北京邮电大学招生条件(学校介绍)
2024北京邮电大学招生条件(学校介绍)

北京邮电大学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的有关部署,根据教育部有关工作要求,北京邮电大学2024年继续实施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工作。一、招生计划及专业我校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数不少于我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2%(即75人,具体以教育部最终下达计划为准),纳入我校年度招生计划中。我校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各专业(类)

2024-05-17 00:03:52
2024北京语言大学招生条件(学校介绍)
2024北京语言大学招生条件(学校介绍)

北京语言大学2024年“志行计划”高校专项招生简章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的有关部署,根据教育部有关工作要求,结合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需要,北京语言大学2024年继续实施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工作。1.招生地区:河北、吉林、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四川、广西、贵州、云南2.招生对象:招生地区内边远、贫困和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

2024-05-17 15:30:38
2024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条件(学校介绍)
2024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条件(学校介绍)

北京外国语大学2024年高校专项招生简章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直属首批“211工程”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外老教授们回信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形成“外特精通”的办学理念和“兼容并蓄、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以“语通中外,道济天下”为使命,构建全球语言、

2024-05-17 00:46:25
2024南京大学招生条件(学校介绍)
2024南京大学招生条件(学校介绍)

南京大学2024年励学计划招生简章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2024年南京大学继续实施励学计划(即高校专项计划)。一、招生对象南京大学励学计划招收边远、原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自强不息、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申请报名的考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报名条件:(1)符合2024年统一高

2024-05-16 19:15:30
2024南京农业大学招生条件(学校介绍)
2024南京农业大学招生条件(学校介绍)

南京农业大学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南京农业大学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已公布,详情请查阅:id="南京农业大学邮编附地址和介绍">南京农业大学邮编附地址和介绍一、南京农业大学邮编是多少南京农业大学的邮编为210095,该校地址位于南京卫岗1号,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二、南京农业大学简介

2024-05-17 05:3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