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7 00:46:25 | 晨曦网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直属首批“211工程”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外老教授们回信精神,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形成“外特精通”的办学理念和“兼容并蓄、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以“语通中外,道济天下”为使命,构建全球语言、全球文化、全球治理三大学科平台,聚焦国际传播、国际组织、区域国别人才急需领域,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推动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更好了解中国。
学校开设101种外国语言,是全国最大的高端外语人才和涉外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基于语言,超越语言;始于语言,止于无限。学校设有非外语专业21个,现已形成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为每一位学生搭建了跨学科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成长绿色通道。学校集聚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共享丰富多彩的高质量通识课程。学校开发了涉外法治、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国际传播、外交与外事、国际经济与贸易、区域国别学、外语教育等辅修微专业,全面满足学生个性化专业发展和全球胜任力培养需要。
北外学子的全球视野、专业本领、综合素养广受国内外好评。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起薪等职业发展指标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广大校友活跃在各大部委、国有企业、金融机构、教育系统、新闻媒体以及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外资机构,成为精英翘楚、社会栋梁,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建设“一带一路”和中外人文交流做出突出贡献。
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做好2024年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2024年继续实施高校专项招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晨曦网
一、领导机构
高校专项招生工作由学校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由本科招生办公室组织和实施。
二、报名条件
考生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品学兼优、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符合2024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注:按照教育部相关工作规定,从2023年高考招生起,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考生户籍、学籍资格审核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
三、招生计划和专业
1.招生计划为30人以内。
2.招生专业(大类)为:英语、德语、日语、俄语、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传播学、法学、外交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类。
3.招生的外语专业中,英语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他外语专业可招收任何外语语种考生,但入校后第二外语均为英语。
4.我校将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考生报名及初审通过情况确定高校专项分省分专业拟招生计划数,并通过学校本科招生网(
四、报名办法
1.网上报名:2024年4月10日-25日,考生登录阳光高考网上报名系统(
2.考生在报名系统里填写和上传各类报名材料,不需邮寄纸质材料。
(1)北京外国语大学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申请表:网上报名时,按系统提示填写个人信息,系统将自动生成申请表,考生下载打印,在申请表规定位置完成中学负责人签字、学校盖章、本人签字,扫描后再次上传;
(2)户籍证明:户籍卡或户口本(首页、户主页及本人所在页均需上传);须能够证明考生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且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学籍证明:学籍卡或学生证,有高中3年间各学期注册盖章。
上传申请表及材料应为原件彩色扫描件或高清照片,确保完整清晰。考生应确保报名材料符合要求、真实有效。未按要求提交报名材料的,视为自愿放弃;材料不清晰、误填、漏填或提供虚假材料的,视为报名无效。
3.考生所在中学应将推荐考生的课程成绩、模拟考试成绩及排名、参加北外高校专项报名资格等信息在校内公示3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后考生方可报名。
五、初审
1.我校将成立专家组对报名考生资料进行初审,依据审核情况确定报考资格。
2.请考生于2024年5月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登录网上报名系统查询初审结果,初审结果分为“通过”和“未通过”二档。
六、公示
初审通过的考生将在我校本科招生网和阳光高考平台上进行公示,公示合格的考生有资格填报我校高校专项招生志愿。
凡未报名、初审未通过以及公示不合格的考生不具备资格填报我校高校专项招生志愿,我校将不予录取。
七、填报志愿
取得报考资格的考生应根据我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填报所在省份规定的相应批次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填报时间等以当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规定为准。
八、录取
录取阶段,将根据考生填报志愿的情况,按高考实际考分排名,由高到低按专业志愿依次录取。高考总分为750分的省份,录取考生的高考投档分须达到我校在该省相应批次模拟投档线下40分以内(但不低于所在省份同科类本科第一批次控制分数线。总分为其他分值的,按相应比例折算。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本科第一批次控制分数线按相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招生考试机构确定的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经所在省级招办批准后,由我校审查、录取。
实施新高考省份不分文理,具体选考科目以所在省市考试院发布的招生计划为准。
依据学校学科专业特点,除考生所在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不组织高考外语口试的省份外,所有报考我校外语类专业的考生必须参加外语口试且成绩合格(广西壮族自治区考生要求达到A等)。外语口试的组织及口试内容和成绩由考生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负责实施。
录取结果将在我校本科招生网和阳光高考平台进行公示。
九、监督机制
1.学校将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选拔程序,加强过程管理,公示相关信息。
2.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监察办公室负责对招生全过程进行监督。
3.高校专项招生具有和高考相同的严肃性。考生应如实申报有关材料,有关中学应严格组织推荐工作,对考生成绩、排名等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进行把关。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在高校专项招生中存在“违规承诺及操作、虚报或伪造、编造有关材料、考试作弊、替考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行为的,一经查实,将取消该考生的录取资格,并按相关规定报考生所在省份考试院处理。
十、我校高校专项招生的报名及录取不收取任何费用。被录取的考生因家庭经济原因无法承担学费的,入学时可通过“绿色通道”暂缓缴纳学费,依据国家及学校相关规定申请助学贷款;入学后可通过困难认定获得助学金及其他补贴。学生资助问题可联系北外学生资助中心,联系电话为010-88816834。另外,学校设立学业支持中心,将面向高校专项录取的大一新生开展学业帮扶工作。
十一、我校未组织任何有关高考招生的培训,也未委托其他机构或者个人开展招生的培训和报名等工作。有关招生信息均以我校本科招生网和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上发布的信息为准。
十二、本招生简章经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通过,由本科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若教育部公布新的政策及工作要求,本简章将做相应调整,另行通知。
十三、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东院行政楼208A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100089
联系电话:010-88816254,010-88816481
电子邮箱:bwzsb@bfsu.edu.cn
本科招生网:
附件:贫困考生资助申请表
北京外国语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
2024年4月10日
点击下载:贫困考生资助申请表.doc
想要了解一所高校,首先需要从院校简介开始,院校简介中通常包含该院校的办学层次、院校历史、招生院系专业、师资力量、教学环境、院校位置等相关信息。
想要报考北京外国语大学或者想要了解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各位考生及家长,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相关情况,以下是为各位考生整理的关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简介的相关信息,供大家查阅参考。
更多院校简介信息,点击进入>>大学简介专题,了解更多院校相关信息。
想要了解更多院校信息的考生还可以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微信搜索:当书网(或当书网),即可关注!让你随时随地了解新鲜高考资讯。
北京外国语大学简介
北京外国语大学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在三环路两侧分设东、西两个校区,是教育部直属、首批 “211工程”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后发展为延安外国语学校,建校始隶属于党中央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80年后直属国家教育部领导,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校已开设98种外国语言,欧洲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是目前我国覆盖面最大的非通用语建设基地,是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按照时间先后,学校开设语种包括俄语、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波兰语、捷克语、罗马尼亚语、日语、阿拉伯语、柬埔寨语、老挝语、僧伽罗语、马来语、瑞典语、葡萄牙语、匈牙利语、阿尔巴尼亚语、保加利亚语、斯瓦希里语、缅甸语、印尼语、意大利语、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豪萨语、越南语、泰语、土耳其语、朝鲜语、斯洛伐克语、芬兰语、乌克兰语、荷兰语、挪威语、冰岛语、丹麦语、希腊语、菲律宾语、印地语、乌尔都语、希伯来语、波斯语、斯洛文尼亚语、爱沙尼亚语、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爱尔兰语、马耳他语、孟加拉语、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拉丁语、祖鲁语、吉尔吉斯语、普什图语、梵语、巴利语、阿姆哈拉语、尼泊尔语、索马里语、泰米尔语、土库曼语、加泰罗尼亚语、约鲁巴语、蒙古语、亚美尼亚语、马达加斯加语、格鲁吉亚语、阿塞拜疆语、阿非利卡语、马其顿语、塔吉克语、茨瓦纳语、恩得贝莱语、科摩罗语、克里奥尔语、绍纳语、提格雷尼亚语、白俄罗斯语、毛利语、汤加语、萨摩亚语、库尔德语、比斯拉马语、达里语、德顿语、迪维希语、斐济语、库克群岛毛利语、隆迪语、卢森堡语、卢旺达语、纽埃语、皮金语、切瓦语、塞苏陀语、桑戈语。学校秉承延安精神,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目前已基本开齐175个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官方用语,预计到2020年,外语语种数量超过100种。
学校现有19个学院,6个直属系部,8个校级实体研究中心。近年来,学校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成立国际研究生院,陆续成立许国璋高等语言研究院、王佐良外国文学高等研究院、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比较文明与人文交流高等研究院等众多特色研究机构;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北外学院、国际组织学院。学校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国家语委科研中心:国家语言能力发展中心,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等。4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中东欧研究中心、日本研究中心、英国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37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等。
学校开设本科专业115个,其中有41个专业是全国唯一专业点。学校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7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学校拥有外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金融、国际商务、汉语国际教育、翻译、新闻与传播、法律、会计专业硕士点。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评级为A+,位居全国榜首。2018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发布,学校语言学、现代语言2门学科再次进入全球前100强,居国内同类院校之首。学校编辑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国际论坛》《国际汉学》四种全国核心刊物,出版《国际汉语教育》《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国俄语教学》《俄语学习》《德语人文研究》《英语学习》《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国应用语言学(英文)》等刊物,为加强区域国别研究,学校还正式创刊《区域与全球发展》。学校有全国最大的外语类书籍、音像和电子产品出版基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学校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1269人,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教师165人。学校拥有国家级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长江学者”青年项目、“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等高水平师资。教师中超过90%拥有海外学习经历。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学校本科在校生5290人,研究生(硕士、博士)2663人,学历留学生932人。
学校坚持高端引领、整体推进的国际化办学思路,与世界上83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学术机构开展交流,签订了480余份校际交流协议,与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意大利罗马大学、匈牙利罗兰大学、波兰雅盖隆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作关系。学校承办了23所海外孔子学院,位于亚、欧、美18个国家,居国内高校之首,包括德国纽伦堡-埃尔兰根孔子学院、比利时布鲁塞尔孔子学院、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意大利罗马大学孔子学院、波兰克拉科夫孔子学院、比利时列日孔子学院、美国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德国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保加利亚索非亚孔子学院、捷克帕拉茨基大学孔子学院、德国慕尼黑孔子学院、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孔子学院、韩国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西班牙巴塞罗那孔子学院、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孔子学院、阿联酋扎耶德大学孔子学院、英国伦敦孔子学院、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孔子学院、德国哥廷根大学学术孔子学院、英国牛津布鲁克斯大学孔子学院、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孔子学院、法国ESCP欧洲高等商学院商务孔子学院。
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近141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近141万册,中外文报刊1130种,中外文数据库86个,形成了以语言、文学、文化为主要资料的馆藏特色。近年来,随着我校学科建设的发展,法律、外交、经济、新闻和管理等方面的文献逐渐形成藏书体系。学校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形成“开放、互联、智能、创新、融合”的信息化构架,开发以多语种网站、数字北外、数据中心网站平台等为代表的多项标志性成果。其中,多语种网站项目于2015年启动,支持50种外国语言。
在77年的办学历程中,北京外国语大学紧密结合国家发展需要,形成了“外、特、精”的办学理念和“兼容并蓄、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成为培养外交、翻译、经贸、新闻、法律、金融等涉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的校友中,先后出任驻外大使的就有400多人,出任参赞的1000多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因此赢得了“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
当前,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承传统,追求卓越,精益求精,致力于培养国家亟需,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思辨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复合型、复语型、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加快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建设步伐。
以上就是晨曦网为大家带来的2024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条件(学校介绍),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晨曦网:www.cxtee.com202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招生简章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等文件精神,上海外国语大学2024年继续在上海市实施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招生工作。一、报名条件具备2024年上海市秋季统一高考报名资格,品学兼优、外语特长突出、综合素质优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生。二、招生专业英语(多元方向)、英语(教育)、翻译(多元方
北京语言大学2024年“志行计划”高校专项招生简章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的有关部署,根据教育部有关工作要求,结合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需要,北京语言大学2024年继续实施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工作。1.招生地区:河北、吉林、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四川、广西、贵州、云南2.招生对象:招生地区内边远、贫困和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公平,根据《关于做好2024年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4〕2号)文件要求,我校继续实施高校专项计划,具体招生政策如下。一、招生对象及申请条件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1.符合2024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
北京科技大学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按照《关于做好2024年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北京科技大学2024年继续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实施“高校专项计划”。一、招生对象及条件“高校专项计划”主要面向有关省(区、市)确定实施的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考生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符合2024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②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
北京邮电大学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的有关部署,根据教育部有关工作要求,北京邮电大学2024年继续实施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工作。一、招生计划及专业我校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数不少于我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2%(即75人,具体以教育部最终下达计划为准),纳入我校年度招生计划中。我校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各专业(类)
北京中医药大学2024年杏林计划招生简章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是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直属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彰显特色、强化优势,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集教学、科研、医疗于一体的著名中医药高等学府。
南京大学2024年励学计划招生简章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2024年南京大学继续实施励学计划(即高校专项计划)。一、招生对象南京大学励学计划招收边远、原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自强不息、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申请报名的考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报名条件:(1)符合2024年统一高
招135人!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新路引航专项计划”招生简章公布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务人才强国、区域协调发展、数字中国、乡村振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国人民大学2024年继续实施高校专项计划,即“新路引航专项计划”,主要招收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区域高中德才兼备、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应届高中毕业生。具体办法如下:一、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我校20
2024-10-21 10:48:21
2024-06-16 13:10:56
2024-01-27 20:34:57
2024-05-24 07:37:32
2024-05-30 14:05:07
2024-10-17 17: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