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7 03:58:04 | 晨曦网
东华大学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2年实业家张謇创办的纺织染传习所。1951年建校,时名华东纺织工学院。1960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8年,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学科为纺织科学与工程。2022年,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新增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依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上海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有关事项的意见》(教学厅函[2016]19号)《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沪府发[2014]57号)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市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沪府发[2018]14号)等相关要求,经教育部批准,我校2024年继续在上海市实施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招生工作。
一、招生对象
政治思想品德优秀,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综合素质高,符合2024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资格的考生。
二、招生计划及专业
我校2024年综合评价录取招生专业、各专业组招生计划及选考科目见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招生目录。
学校贯彻“加强基础、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指导思想,继续面向优秀新生实施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理科试验班(类)。强调高起点、强基础,突出基础科学教学,并强化学生人文科学和社会素养,加强创新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依托科研基地、实验中心建立创新平台和竞赛基地,面向学生开放,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和各类学科竞赛,大一结束后按相关规定可优先在全校范围内选专业(艺术类专业除外),具体操作办法按学生手册相关规定执行。我校大部分专业实行按专业大类招生,学校遵循“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赋予学生更多学习主动权,给学生提供全面的转专业指导以及顺畅的转专业通道。取得学籍的综合评价录取学生,在就读现专业(大类)时,在入学后第一、第二学年各有1次申请在全校范围内重新选专业(艺术类专业除外)的资格。大类分流和转专业的具体操作办法按学生手册相关规定执行。
学校重视拔尖创新和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依托钱宝钧学院,先后组建了“民用航空复合材料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知识产权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实验班”“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材料智能制造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尚创•创新创业拔尖人才实验班”。选拔进入这些实验班的同学,在完成自己本专业学习的同时,修读跨专业的拓展课程,参加校企合作培养和实践,优先参加校内外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和竞赛,发展成为符合创新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具体选拔办法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三、报名方式
教育部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信息服务平台(
考生请于5月12日9:00至5月30日17:00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信息服务平台(
四、选拔程序
1.初审
我校根据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结合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获取的报考本校的上海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进行初步审核,并确定初审合格名单。考生可于2024年6月3日后,登录网上报名系统,查询审核结果。
2.志愿填报
初审合格且高考成绩(含政策性加分,下同)达到2024年上海市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可填报综合评价批次志愿信息。填报要求以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3.学校测试
我校在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提供的填报志愿考生名单中,根据考生的高考志愿与高考成绩(含政策性加分),按我校综合评价录取各专业组招生计划1.5倍的比例(末位同分全投),确定学校的各专业组测试入围人选。
测试主要考察考生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以及对学科的兴趣特长、学科基础、逻辑思维、沟通反应等综合能力,结合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获取的报考本校的上海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及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由多位学科专家独立打分,综合评价。
五、录取办法
1.参加普通高考且高考成绩达到上海市确定的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晨曦网
2.按综合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录取。
综合成绩由高考成绩(占85%)、校测成绩(占15%)组成:
综合成绩=高考成绩÷660×850+校测成绩(校测试成绩满分为150分)
如考生不参加校测,校测成绩以零分计入综合成绩。
若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依次以考生高考成绩(含政策性加分)、高考数学成绩排序录取。
3.拟录取公示名单由我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并经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审核后,我校将予以录取。学校将获得综合评价录取认定资格的考生名单向社会公布,并上报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发布平台公示。
六、测试安排
1.校测时间:2024年7月7日(初定)。
2.校测地点: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上海市延安西路1882号)。
具体校测时间与地点见东华大学本科招生网zs.dhu.edu.cn公告栏发布的校测公告。
七、监督保障机制
1.我校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工作,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方案、实施办法和最终录取结果均须报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
2.学校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管理监督机制,对计划、报名、审核、公示、录取等各环节进行监督管理,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
3.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工作自觉接受校纪检监察部门监督。对招生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立即启动相关调查处理和问责程序,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6号)严肃处理,依纪依法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切实通过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确保试点工作的公平公正。
八、注意事项
1.申请材料应当清晰、真实、完整。申请材料中存在虚假内容或者隐匿可能对考生产生不利影响的重大事实的,一经发现,取消继续参与后续认定工作的资格;已经获得认定资格的,取消认定;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处理。
2.高考体检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将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取消录取资格或调整至适合专业。
3.学校未委托任何个人或中介组织开展特殊类型考试招生有关工作,不举办任何形式的培训活动。
九、联系方式
招办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1882号东华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
招办电话:021-62379160、62373266
招办网址:
公共交通:轨道交通三、四号线延安西路站靠近我校延安西路大门。
十、本方案由东华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如简章与教育部、上海市等相关规定不一致,则按相关规定执行。
东华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
2024年5月
华东理工大学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励志计划”招生简章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部署要求,和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做好2024年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4〕2号)等相关文件精神,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学生享受到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华东理工大学2024年将继续实施高校专项计划“励志计划”招生。一、招生
华中农业大学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做好2024年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4〕2号)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简章。一、招生计划140人,学校将根据考生申请情况制定分省计划,于5月31日前在我校普通本科招生网上公示。二、招生专业及类别非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全部为理科;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科目范围一为物理,考生选考科目需符合所报专业选考科目
华中师范大学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首批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确立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3-4-3”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厚基础、宽口
东北师范大学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一、报名条件1.考生须参加生源省(区、市)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2024年高考报名。2.考生须为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区域内的优秀农村高中毕业生。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实施区域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并向社会公布。3.考生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实施区域的农村,考生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4.考生须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
天津大学2024年保送生招生简章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3〕10号)的有关规定,我校继续开展2024年保送生招生工作,制定本简章。一、报名条件高中阶段入选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的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考生须获得教育部2024年保送生资格。二、招收专业我校2024年本科招生专业均接受考生申请,详细请见报名系统。
吉林大学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部署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年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我校在2024年继续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实施高校专项计划。具体实施办法如下:一、领导机构我校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工作在吉林大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和择优录取的原则,严格管理,规范程序,
复旦大学2024年上海市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招生简章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等文件精神,依据《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坚持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我校2024年在上海市继续实施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探索与上海高
同济大学2024年插班生招生简章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24年继续开展普通高校招收插班生试点工作的通知》,同济大学2024年继续实施招收插班生试点工作。一、招生对象2023-2024年度上海市普通高校本科在校在籍一年级优秀学生(不含高考艺术类考生、体育类考生、保送生、网络生、定向生、西藏新疆高中班、少数民族预科生、中本贯通、免费师范生、港澳台侨学生等特殊类型),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2024-10-21 10:48:21
2024-06-16 13:10:56
2024-10-14 06:07:35
2024-01-27 20:34:57
2024-05-24 07:37:32
2024-10-17 17:54:38